凹印uv设备中水墨应用的质量问题
凹印uv设备的印刷薄膜水墨干燥性能差引起的表干不足。
水墨成膜与溶剂墨成膜差别很大。溶剂墨在转移到薄膜上以后,溶剂挥发,留下的树脂堆积成均匀墨膜。水墨由于存在乳液,转移到薄膜上后的第一阶段是颗粒的堆积,然后随水分的挥发而紧密排列,再变形,Z后才形成墨膜。溶剂墨的墨膜生成只有2个阶段,而水墨的墨膜生成有4个阶段。不同的墨膜形成,构成了水墨应用过程中的几个根本性的质量问题,即水墨的实地流平、水墨因表干不足形成的拖尾以及水墨的针孔缺陷。
用热风对凹版中的水墨预干燥,能使之收缩,可以有效解决拖尾。请注意,加长烘道对这个问题无效,加长烘道只解决彻干问题,对表干不足无效,而且还增加了因薄膜受热变形而带来的套准风险。
用非溶剂的方法解决水墨表干不足,可以达到溶剂型油墨的相同水平,在高光区域甚至比溶剂型油墨更好。如采用传统电雕凹版深度(注意,不是浅版)5%、25%、40%与60%区域,在开始进入暗调区域没有相邻网点粘连的暗调并级,在高光小网点3%处没有出现燥版。
不同的墨膜形成,构成了水墨应用过程中的几个根本性的质量问题,即水墨的实地流平、水墨因表干不足形成的拖尾以及水墨的针孔缺陷。
解决的根本方法是添加助溶剂,其作用在于改善水性树脂乳液化过程中的不足,使水性乳液制造过程中的乳化剂减少副作用。在墨膜干燥过程中,助溶剂可使聚合物微粒溶解、变形并融合成连续墨膜,对树脂具有溶解作用和短暂的增塑作用,可以明显改善实地流平。助溶剂添加量不要超过5%,过量的助溶剂将使墨膜变软,影响墨膜强度。
本文网址:/news/371.html
下一篇:在凹印uv设备的印制有哪些工艺流程
Z近浏览: